梯度提高树(GBDT)原理小结

    在集成学习之Adaboost算法原理小结中,咱们对Boosting家族的Adaboost算法作了总结,本文就对Boosting家族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算法梯度提高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on Tree, 如下简称GBDT)作一个总结。GBDT有不少简称,有GBT(Gradient Boosting Tree), GTB(Gradient Tree Boosting ), GBRT(Gradient Boosting Regression Tree), MART(Multiple Additive Regression Tree),其实都是指的同一种算法,本文统一简称GBDT。GBDT在BAT大厂中也有普遍的应用,假如要选择3个最重要的机器学习算法的话,我的认为GBDT应该占一席之地。html

1. GBDT概述

    GBDT也是集成学习Boosting家族的成员,可是却和传统的Adaboost有很大的不一样。回顾下Adaboost,咱们是利用前一轮迭代弱学习器的偏差率来更新训练集的权重,这样一轮轮的迭代下去。GBDT也是迭代,使用了前向分布算法,可是弱学习器限定了只能使用CART回归树模型,同时迭代思路和Adaboost也有所不一样。算法

    在GBDT的迭代中,假设咱们前一轮迭代获得的强学习器是$f_{t-1}(x)$, 损失函数是$L(y, f_{t-1}(x))$, 咱们本轮迭代的目标是找到一个CART回归树模型的弱学习器$h_t(x)$,让本轮的损失函数$L(y, f_{t}(x) =L(y, f_{t-1}(x)+ h_t(x))$最小。也就是说,本轮迭代找到决策树,要让样本的损失尽可能变得更小。机器学习

    GBDT的思想能够用一个通俗的例子解释,假若有我的30岁,咱们首先用20岁去拟合,发现损失有10岁,这时咱们用6岁去拟合剩下的损失,发现差距还有4岁,第三轮咱们用3岁拟合剩下的差距,差距就只有一岁了。若是咱们的迭代轮数尚未完,能够继续迭代下面,每一轮迭代,拟合的岁数偏差都会减少。函数

    从上面的例子看这个思想仍是蛮简单的,可是有个问题是这个损失的拟合很差度量,损失函数各类各样,怎么找到一种通用的拟合方法呢?post

2. GBDT的负梯度拟合

    在上一节中,咱们介绍了GBDT的基本思路,可是没有解决损失函数拟合方法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大牛Freidman提出了用损失函数的负梯度来拟合本轮损失的近似值,进而拟合一个CART回归树。第t轮的第i个样本的损失函数的负梯度表示为$$r_{ti} = -\bigg[\frac{\partial L(y_i, f(x_i)))}{\partial f(x_i)}\bigg]_{f(x) = f_{t-1}\;\; (x)}$$性能

    利用$(x_i,r_{ti})\;\; (i=1,2,..m)$,咱们能够拟合一颗CART回归树,获得了第t颗回归树,其对应的叶节点区域$R_{tj}, j =1,2,..., J$。其中J为叶子节点的个数。学习

    针对每个叶子节点里的样本,咱们求出使损失函数最小,也就是拟合叶子节点最好的的输出值$c_{tj}$以下:$$c_{tj} = \underbrace{arg\; min}_{c}\sum\limits_{x_i \in R_{tj}} L(y_i,f_{t-1}(x_i) +c)$$优化

    这样咱们就获得了本轮的决策树拟合函数以下:$$h_t(x) = \sum\limits_{j=1}^{J}c_{tj}I(x \in R_{tj})$$htm

    从而本轮最终获得的强学习器的表达式以下:$$f_{t}(x) = f_{t-1}(x) + \sum\limits_{j=1}^{J}c_{tj}I(x \in R_{tj}) $$blog

    经过损失函数的负梯度来拟合,咱们找到了一种通用的拟合损失偏差的办法,这样无轮是分类问题仍是回归问题,咱们经过其损失函数的负梯度的拟合,就能够用GBDT来解决咱们的分类回归问题。区别仅仅在于损失函数不一样致使的负梯度不一样而已。

 3. GBDT回归算法

    好了,有了上面的思路,下面咱们总结下GBDT的回归算法。为何没有加上分类算法一块儿?那是由于分类算法的输出是不连续的类别值,须要一些处理才能使用负梯度,咱们在下一节讲。

    输入是训练集样本$T=\{(x_,y_1),(x_2,y_2), ...(x_m,y_m)\}$, 最大迭代次数T, 损失函数L。

    输出是强学习器f(x)

    1) 初始化弱学习器$$f_0(x) = \underbrace{arg\; min}_{c}\sum\limits_{i=1}^{m}L(y_i, c)$$

    2) 对迭代轮数t=1,2,...T有:

      a)对样本i=1,2,...m,计算负梯度$$r_{ti} = -\bigg[\frac{\partial L(y_i, f(x_i)))}{\partial f(x_i)}\bigg]_{f(x) = f_{t-1}\;\; (x)}$$

      b)利用$(x_i,r_{ti})\;\; (i=1,2,..m)$, 拟合一颗CART回归树,获得第t颗回归树,其对应的叶子节点区域为$R_{tj}, j =1,2,..., J$。其中J为回归树t的叶子节点的个数。

      c) 对叶子区域j =1,2,..J,计算最佳拟合值$$c_{tj} = \underbrace{arg\; min}_{c}\sum\limits_{x_i \in R_{tj}} L(y_i,f_{t-1}(x_i) +c)$$

      d) 更新强学习器$$f_{t}(x) = f_{t-1}(x) + \sum\limits_{j=1}^{J}c_{tj}I(x \in R_{tj}) $$

    3) 获得强学习器f(x)的表达式$$f(x) = f_T(x) =f_0(x) + \sum\limits_{t=1}^{T}\sum\limits_{j=1}^{J}c_{tj}I(x \in R_{tj})$$

4. GBDT分类算法

    这里咱们再看看GBDT分类算法,GBDT的分类算法从思想上和GBDT的回归算法没有区别,可是因为样本输出不是连续的值,而是离散的类别,致使咱们没法直接从输出类别去拟合类别输出的偏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方法,一个是用指数损失函数,此时GBDT退化为Adaboost算法。另外一种方法是用相似于逻辑回归的对数似然损失函数的方法。也就是说,咱们用的是类别的预测几率值和真实几率值的差来拟合损失。本文仅讨论用对数似然损失函数的GBDT分类。而对于对数似然损失函数,咱们又有二元分类和多元分类的区别。

4.1 二元GBDT分类算法

    对于二元GBDT,若是用相似于逻辑回归的对数似然损失函数,则损失函数为:$$L(y, f(x)) = log(1+ exp(-yf(x)))$$

    其中$y \in\{-1, +1\}$。则此时的负梯度偏差为$$r_{ti} = -\bigg[\frac{\partial L(y, f(x_i)))}{\partial f(x_i)}\bigg]_{f(x) = f_{t-1}\;\; (x)} = y_i/(1+exp(y_if(x_i)))$$

    对于生成的决策树,咱们各个叶子节点的最佳负梯度拟合值为$$c_{tj} = \underbrace{arg\; min}_{c}\sum\limits_{x_i \in R_{tj}} log(1+exp(-y_i(f_{t-1}(x_i) +c)))$$

    因为上式比较难优化,咱们通常使用近似值代替$$c_{tj} = \sum\limits_{x_i \in R_{tj}}r_{ti}\bigg /  \sum\limits_{x_i \in R_{tj}}|r_{ti}|(1-|r_{ti}|)$$

    除了负梯度计算和叶子节点的最佳负梯度拟合的线性搜索,二元GBDT分类和GBDT回归算法过程相同。

4.2 多元GBDT分类算法

    多元GBDT要比二元GBDT复杂一些,对应的是多元逻辑回归和二元逻辑回归的复杂度差异。假设类别数为K,则此时咱们的对数似然损失函数为:$$L(y, f(x)) = -  \sum\limits_{k=1}^{K}y_klog\;p_k(x) $$

    其中若是样本输出类别为k,则$y_k=1$。第k类的几率$p_k(x) $的表达式为:$$p_k(x) = exp(f_k(x)) \bigg / \sum\limits_{l=1}^{K} exp(f_l(x)) $$

    集合上两式,咱们能够计算出第$t$轮的第$i$个样本对应类别$l$的负梯度偏差为$$r_{til} = -\bigg[\frac{\partial L(y_i, f(x_i)))}{\partial f(x_i)}\bigg]_{f_k(x) = f_{l, t-1}\;\; (x)} = y_{il} - p_{l, t-1}(x_i)$$

    观察上式能够看出,其实这里的偏差就是样本$i$对应类别$l$的真实几率和$t-1$轮预测几率的差值。

    对于生成的决策树,咱们各个叶子节点的最佳负梯度拟合值为$$c_{tjl} = \underbrace{arg\; min}_{c_{jl}}\sum\limits_{i=0}^{m}\sum\limits_{k=1}^{K} L(y_k, f_{t-1, l}(x) + \sum\limits_{j=0}^{J}c_{jl} I(x_i \in R_{tjl}))$$

    因为上式比较难优化,咱们通常使用近似值代替$$c_{tjl} =  \frac{K-1}{K} \; \frac{\sum\limits_{x_i \in R_{tjl}}r_{til}}{\sum\limits_{x_i \in R_{til}}|r_{til}|(1-|r_{til}|)}$$

    除了负梯度计算和叶子节点的最佳负梯度拟合的线性搜索,多元GBDT分类和二元GBDT分类以及GBDT回归算法过程相同。

5. GBDT经常使用损失函数

    这里咱们再对经常使用的GBDT损失函数作一个总结。

    对于分类算法,其损失函数通常有对数损失函数和指数损失函数两种:

    a) 若是是指数损失函数,则损失函数表达式为$$L(y, f(x)) = exp(-yf(x))$$

    其负梯度计算和叶子节点的最佳负梯度拟合参见Adaboost原理篇。

    b) 若是是对数损失函数,分为二元分类和多元分类两种,参见4.1节和4.2节。

    

    对于回归算法,经常使用损失函数有以下4种:

    a)均方差,这个是最多见的回归损失函数了$$L(y, f(x)) =(y-f(x))^2$$

    b)绝对损失,这个损失函数也很常见$$L(y, f(x)) =|y-f(x)|$$

      对应负梯度偏差为:$$sign(y_i-f(x_i))$$

    c)Huber损失,它是均方差和绝对损失的折衷产物,对于远离中心的异常点,采用绝对损失,而中心附近的点采用均方差。这个界限通常用分位数点度量。损失函数以下:

$$L(y, f(x))=
\begin{cases}
\frac{1}{2}(y-f(x))^2& {|y-f(x)| \leq \delta}\\
\delta(|y-f(x)| - \frac{\delta}{2})& {|y-f(x)| > \delta}
\end{cases}$$

    对应的负梯度偏差为:

$$r(y_i, f(x_i))=
\begin{cases}
y_i-f(x_i)& {|y_i-f(x_i)| \leq \delta}\\
\delta sign(y_i-f(x_i))& {|y_i-f(x_i)| > \delta}
\end{cases}$$

    d) 分位数损失。它对应的是分位数回归的损失函数,表达式为$$L(y, f(x)) =\sum\limits_{y \geq f(x)}\theta|y - f(x)| + \sum\limits_{y < f(x)}(1-\theta)|y - f(x)| $$

      其中$\theta$为分位数,须要咱们在回归前指定。对应的负梯度偏差为:

$$r(y_i, f(x_i))=
\begin{cases}
\theta& { y_i \geq f(x_i)}\\
\theta - 1 & {y_i < f(x_i) }
\end{cases}$$

    对于Huber损失和分位数损失,主要用于健壮回归,也就是减小异常点对损失函数的影响。

6. GBDT的正则化

    和Adaboost同样,咱们也须要对GBDT进行正则化,防止过拟合。GBDT的正则化主要有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和Adaboost相似的正则化项,即步长(learning rate)。定义为$\nu$,对于前面的弱学习器的迭代$$f_{k}(x) = f_{k-1}(x) + h_k(x) $$

    若是咱们加上了正则化项,则有$$f_{k}(x) = f_{k-1}(x) + \nu h_k(x) $$

    $\nu$的取值范围为$0 < \nu \leq 1 $。对于一样的训练集学习效果,较小的$\nu$意味着咱们须要更多的弱学习器的迭代次数。一般咱们用步长和迭代最大次数一块儿来决定算法的拟合效果。

 

    第二种正则化的方式是经过子采样比例(subsample)。取值为(0,1]。注意这里的子采样和随机森林不同,随机森林使用的是放回抽样,而这里是不放回抽样。若是取值为1,则所有样本都使用,等于没有使用子采样。若是取值小于1,则只有一部分样本会去作GBDT的决策树拟合。选择小于1的比例能够减小方差,即防止过拟合,可是会增长样本拟合的误差,所以取值不能过低。推荐在[0.5, 0.8]之间。

    使用了子采样的GBDT有时也称做随机梯度提高树(Stochastic Gradient Boosting Tree, SGBT)。因为使用了子采样,程序能够经过采样分发到不一样的任务去作boosting的迭代过程,最后造成新树,从而减小弱学习器难以并行学习的弱点。

 

    第三种是对于弱学习器即CART回归树进行正则化剪枝。在决策树原理篇里咱们已经讲过,这里就不重复了。

7. GBDT小结 

    GBDT终于讲完了,GDBT自己并不复杂,不过要吃透的话须要对集成学习的原理,决策树原理和各类损失函树有必定的了解。因为GBDT的卓越性能,只要是研究机器学习都应该掌握这个算法,包括背后的原理和应用调参方法。目前GBDT的算法比较好的库是xgboost。固然scikit-learn也能够。

    最后总结下GBDT的优缺点。

    GBDT主要的优势有:

    1) 能够灵活处理各类类型的数据,包括连续值和离散值。

    2) 在相对少的调参时间状况下,预测的准确率也能够比较高。这个是相对SVM来讲的。

    3)使用一些健壮的损失函数,对异常值的鲁棒性很是强。好比 Huber损失函数和Quantile损失函数。

    GBDT的主要缺点有:

    1)因为弱学习器之间存在依赖关系,难以并行训练数据。不过能够经过自采样的SGBT来达到部分并行。

 

    以上就是GBDT的原理总结,后面会讲GBDT的scikit-learn调参,敬请期待。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沟通交流: liujianping-o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