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别人配合你的工作?聪明的项目经理这么做

敲黑板,划重点:

 

1.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是由社会反馈决定的。别人认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2.镜像效应是社会化的结果,特别是首属群体的影响。每个人的性格缺陷都可以找到家庭和父母的影子。

 

3.一个人的自我评价来源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小矛盾引发大事件,而这中间的放大镜就在于善与恶的效应。遇事多种善因,不食恶果。

 

4.每个人都无法真正看到镜外的我,如果想认识到真正的本我,唯一可行的方法是用许多面镜子来照。

 

5.项目经理利用镜像效应做好冥想与自我暗示,有助于顺利获得他人的配合。

 

一位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乘地铁,车厢中的乘客满满当当。一个不合时宜的场景是,一个小伙子翘着二郎腿靠在座椅上睡觉。孩子哭着闹着要坐,并用手指着年轻人。但是,年轻人假装没听见,依旧眯着眼睛。

 

这时,孩子的妈妈用安慰的口吻说:“哥哥太累了,让他睡一会儿吧!他睡醒了就会给你坐的。”

 

几分钟后,年轻人睁开了眼,一副刚睡醒的样子,然后站了起来,让孩子坐了下来。

 

你认为我是什么样的人,

我就是什么样的人

 

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对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别人对自己的态度犹如一面镜子,能照出自己的形象,并由此而形成自我概念的印象,这种现象称之为镜像效应。

 

简单说来,镜像效应就是一个人在对方眼里的形象映射,他人如何评价我们、对待我们都有可能成为我们认知自我、建设自我的重要参考,以此我们得到反馈,自己应该成为怎样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人设。

 

就像我们只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长相,“我”对自我的认知也都是来源于别人对我的看法。与一般社会心理学理论所提倡的“不要在意他人看法”的观点相反,镜像效应指出,每个人的“自我观”,都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这个过程包括三个步骤。

 

首先,我们会想象他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

 

其次,我们会想象他人在这个认识之上是如何“评价”自己的。

 

最后,我们会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产生某种感情,这种感情将主导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小孩子哭闹着要坐,年轻人不理不睬,妈妈的一句安慰之语却让年轻人客气地让座,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年轻人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变了。

 

可想而知,一开始,年轻人对自己的认知是“我就占着座位,你们能拿我怎样”的无赖心理。但是,当他听到那位女子对自己的评价后,他对自己的认知也悄然变成了:“我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只是太累了,需要休息一会儿。”

 

他的“自我观”变化了,随即,其相应的行为也就跟着变化了。可见,个体与社会如此相关,个体往往需要通过社会中其他人的评判,才能完成对自我的认知。

 

每一个人对于别人来说犹如一面镜子,反映出它面前走过的别人,这正如人们可以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面容、身材和服饰一样。个体在想象他人心目中关于自己的行为、态度、性格等,也会时而高兴,时而悲伤。

 

可见,镜中我就是他人对自己所做的评价与判断时所形成的自我概念。这正如库利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可以作为镜子,都能照出他面前的人的形象。”

 

可见,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是由社会反馈决定的,别人认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是一切的根源?!

 

“我是一切的根源!”很多人对这句话可能不认同!

 

造就现在的自己,当事者本人是根源,怎么会是我的根源呢?

 

孩子形成现在的这种性格特点,都是父母的责任?

 

有人会说:“孩子写作业、做事拖拖拉拉,我又不是一个拖拉的人;孩子做事情没计划、没条理,而我却很有计划、很有条理。我有很多优良品质,孩子一样没有继承,现在成了熊孩子,却都怪到我身上了!”

 

一个人来到社会,与身俱来的只是生物人,这种生物人要变成思想情感等丰富的社会人,必须经过社会化。而这种社会化过程就是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与他人、群体、社会之间的互动影响,从而成为合格社会角色的过程。

 

也就是说,个体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决定的。

 

总之,镜像效应是社会化的结果,特别是首属群体的影响。在社会化过程中,影响最大、最早的群体被称为首属群体。

 

狼孩的首属群体是狼群,社会化的过程是狼群社会化的过程,其结果在狼孩大脑中只能形成自我的狼孩概念。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首属群体是家庭,家庭中父母是重要的影响人物。库利所言的“镜”,是各色各样的,其中形成“镜中我”最为重要的“镜”是家庭。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每个人的性格缺陷都可以找到家庭和父母的影子。

 

多种善因,不食恶果

 

2015年8月24日晚,温州市民林女士和家人在鹿城区第一桥“火锅先生”店用餐。在用餐过程中,林女士因为火锅加水问题与店员朱某言语不合。

 

林女士认为朱某服务态度差,发微博投诉,朱某得知后要求林女士删除微博,但林女士没有答应。当晚6时40分许,朱某从厨房用塑料方盒盛了热开水,走到林女士身边,直接将滚烫的开水淋到她身上。林女士大叫一声倒地,朱某不依不饶,对其进行了殴打,直到旁人将他拉开。

 

经鉴定,林女士全身浅Ⅱ度烫伤,约占人体体表总面积24.48%,伤势评定为轻伤一级。事发后,“火锅先生”店已支付被害人医疗费用共计人民币40万元。

 

镜像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自我评价来源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并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转化为自己应该具有的性格特点。

 

小矛盾引发大事件,而这中间的放大镜就在于善与恶的效应。针对一个现象,人们给出恶的认知,被评估对象感受到恶的认知后,情绪发酵,认知会变得更恶,从而产生了严重后果。

 

遇事多种善因,不食恶果,根据6度人脉理论,个人能量通过人脉网络放大后,得到的可能就是全世界。跟蝴蝶效应一样,你一个善念的影响会远超你的想象。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仅仅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个体与社会息息相关,个体往往需要通过社会中其他人的评判,才能完成对自我的认知。

 

“镜中我”是对原有“自我”

解读过的“我”

 

小说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节:一个无恶不作的人,仿佛心里住着魔鬼,骨子里流着邪恶的血液。某一天,他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在机缘巧合下做了某件好事。于是,所有人都赞扬他,认为他是圣人。

 

慢慢地,他也真的相信自己是个好人。然后,他开始用好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也逐渐发掘出了自己人性中的善良。在小说最后,他往往会为了保护那些认为他是圣人的人,和过去邪恶的伙伴反目成仇,并用生命赎清了自己过往的罪孽,完完全全成了圣人。

 

这就是一个“镜中我”塑造“真的我”的过程,故事虽然俗套,却是镜像效应的最好范例,其中所蕴含的心理学依据非常充分。

 

实际上,个体只对重要的“镜子”做出反应,而对一些不重要的“镜子”的反应可以忽略不计,使之不能进入“自我”。

 

也就是说,从他人镜中反映出来的我,只有经过生理我、本我、或已有自我的想象、评价,才会被“自我”所接受,形成“自我概念”。可见,“镜子”虽然重要,但如何照、如何看也很重要。

 

可以说,“镜中我”并非个体简单映照的“我”,而是被原有“自我”解读过的“我”。

 

按理说,“镜中我”与“镜外我”应是一致的,但是“镜中我”经过这面镜子一照,就有了许多光的折射,使“镜外我”变形。个体不通过镜子,自己又无法看到“镜外我”,即使能去看(如反省等),也会受到其他因素(如原有的自我、经验、认知结构等)的影响。

 

总之,“镜外我”的地位、身份、名誉等会对镜像效应产生重要的影响,以致于每个人都无法真正看到“镜外我”。

 

如果想认识到真正的本我,唯一可行的方法是用多面镜子来照,这样全方位的镜像会使“镜中我”与“镜外我”逐渐融合。

 

利用冥想与自我暗示

搭建良好人设

 

在社会交往中,镜像效应为项目经理提供了很好的社交工具。通过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善于交际的项目经理都非常擅长运用镜像效应,通过对他人正确的评价,让他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设想来进行彼此间的协作。

 

在个人成长中,七尺之躯,三魂六魄,如何做到身心灵的自洽呢?

 

聪明的项目经理也许想到了,可以通过冥想与自我暗示,将想要的认知利用镜像效应实现自我升级,从而缩短社会反馈这个缓慢的过程。

 

镜像效应对其他项目管理从业者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做需求访谈之前,需求访谈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先打造自己的形象,脸上要学会挂着微笑,同时一定要想象一下和对方会谈十分愉快的场景,不要先入为主地假设甲方有多么不配合。

 

需求访谈人员要想象一下对方被自己的态度和专业素养所征服的感觉,反复想象,直到那种感觉十分清晰,甚至能想象出说话时自己的表情和动作等细节。

 

项目管理优秀书籍与项目管理工具模板资料合集需要的同学可留言

如何让别人配合你的工作?聪明的项目经理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