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概述

一、智慧校园发展背景
国内智慧校园发展始于2010年,率先由浙江大学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由此国内校园建设由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迈向智慧化的建设。

当时,智慧城市领导者IBM对于智慧校园理念的定义为:两个充分,三化三提高。充分利用教学、科研的先发优势,充分利用信息及通信技术,从物联化、集成化、智能化出发,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学校自身各项管理工作的效率、效果和效益,提高学校影响力,实现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让智慧校园成为智慧城市有机的一部分。

2011年,浙江大学与电信共建“智慧校园”,主要是基于物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技术(联接能力),建设浙江大学统一移动办公平台、信息发布平台、校园一卡通平台等校园应用,实现安全监控、平安校园网络管理系统建设、自助图书馆网络管理建设等。

2018年6月7日,国家标注《智慧校园总体框架》发布,具体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智慧校园涵盖内容
智慧校园是指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提高学与教的效果为目的,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为核心技术,提供一种环境全面感知、智慧型、数据化、网络化、协作型一体化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并能对教育教学、教育管理进行洞察和预测的智慧学习环境。

智慧校园=1个数据中心+智慧校园基础设施 +八类智慧校园应用系统+智慧性资源。

八类智慧校园应用系统分别是:学生成长类智慧应用系统、教师专业发展类智慧应用系统、科学研究类智慧应用系统、教育管理类智慧应用系统、安全监控类智慧应用系统、后勤服务类智慧应用系统、社会服务类智慧应用系统、综合评价类智慧应用系统 。

三、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校园整体性智慧化设计缺失,一般建设项目根据校园预算来做,而不是整体需求来做;
2.智慧化不明显,智慧校园建设多服务于校园安全、后勤等一些基础设施,满足基本刚需,体现智慧化较少;
3.创新性不够,建设方大多时候抄已有建设方案或者主推自己产品,并不是基于校园需求,有针对性的分析痛点,创造性建设;
4.服务管理部门较多,服务师生、科研、社会较少;
5.保障措施不到位,从建设经费分配、校园各部门参与度、考核评价机制等,都有明显不足。
四、个人主打架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校园各类智慧应用 后续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