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恐怖”展望AI未来,未来人类会好吗?

斯坦福大学最近有一个研究,基于神经网络的AI算法,通过面部图片便可判断一个人的性取向。消息一出便引起很多程序员的热议,但是这次程序员的关注点不在算法上,而是在这种AI算法的“政治正确”上,虽然两位研究人员表示,开展这项研究不是为了分辨同性恋人群,而是警告大家和政府,每个人的隐私究竟面临着多大的威胁,但是这并不能阻止程序员对这一算法可能会被,“将同性恋视为犯罪行为”的国家利用而隐忧,毕竟即使这个代码不被公布也无济于事,毕竟只要证明这个方法是有效的,那么类似的算法被研发出来也只是时间问题。

图片描述

人工智能出现以来伴随的质疑不仅仅体现在可能会被利用侵犯某些人群隐私上,还有更多细思极恐的事情。美国问答网站Quora上有一位答主Mike Sellers便讲述了一个这样前的故事。

十几年前,Mike Sellers为DARPA做一些AI方面的研究。当时他和他的小伙伴在探索如何让一个名叫Agent智能体学会社交互动。在其中一个模拟中,他们创建了两个智能体,很自然的命名为:亚当和夏娃。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国外出生的Agent也没逃脱它学习的第一步,那就是学习吃!虽然它们知道怎么进食,但不知道该吃什么。

然后Mike Sellers和他的小伙伴给了两个智能体一颗苹果树,发现它们吃苹果吃的很开心。亚当和夏娃还尝试过吃树、吃房子等等,不过吃这些都没用,并不能填饱它们的肚子。

图片描述

故事进展到这里当然就是转折了!

其实这个模拟系统里除了亚当和夏娃还有一个智能体,叫斯坦,但是它不是很擅长社交,所以经常独处。

有一次,亚当和夏娃正在吃苹果,一个bug出现了:它俩没吃饱,但是苹果没了!这时斯坦正在附近闲逛,所以亚当和夏娃就把饥饿感与斯坦联系在一起。

不久之后,当苹果再次吃完的时候,斯坦被当成了食物。亚当和夏娃都咬了斯坦一口。

默认情况下,每个智能体的质量是1.0,每咬一口就减少0.5,所以两口下去,斯坦就变成了0.0,然后它就消失了。

作为虚拟智能体,斯坦成为同类相残的第一个受害者。Mike Sellers称这是虚拟食人族,让我们这些与AI每天都亲密接触程序员真是细思极恐。

图片描述

虽然伴随这伦理道德,以及人类威胁论的质疑,但是现阶段看来,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深远的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数量众多的弱人工智能应用案例,让我们每天一睁眼都在享受着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未来到底如何,我们还真没个准儿,但是未来怎么让人工智能更好的为人类服务还是可以展望一下的。

云栖大会:展望人工智能的未来

图片描述

10月11日,2017年云栖大会将在云溪小镇举办,这次的主题定位“飞天·智能”。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展会之一,此次大会的议题不仅包括了人工智能,还包括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数据库、智能硬件、VR、AR、芯片技术、生物识别、天文科研、量子计算、金融科技等!总有一个可能是你最关注的领域。

最近阿里除了要举办云栖大会外,最让程序员关注的还有量子计算机的研发进程,据悉量子计算大牛施尧耘加入了阿里云,担任阿里云量子技术首席科学家,组建和负责阿里云量子计算机实验室,作为量子计算界的大牛,如果是研究这一块儿技术的程序员小哥哥一定都看过他2005年至今发表过的35篇论文。

此次云栖大会,阿里会详细披露其“NASA”计划,作为该计划重要一环的量子计算,你们不想现场听听施尧耘大牛的现身说法吗!!!

2017杭州云栖大会参会门票,开源中国购票优惠倒计时,敬请登陆开源中国:https://www.oschina.net/osc-aliyun-yunqi/?s=csdn-w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