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点回归设计RDD精辟解释, 保证你一生都忘不了

断点回归设计RDD精辟解释, 保证你一生都忘不了

凡是搞计量经济的,都关注这个号了数据库

稿件:econometrics666@126.comide

全部计量经济圈方法论丛的code程序, 宏微观数据库和各类软件都放在社群里.欢迎到计量经济圈社群交流访问.
断点回归设计RDD精辟解释, 保证你一生都忘不了工具

关于下方文字内容,做者:爱猫猫(昵称)设计

以前,咱们引荐过很多关于断点回归设计RDD的文章,里面包括操做数据、程序和解读,列示以下:1.断点回归设计RDD分类与操做案例,2.RDD断点回归, Stata程序百科全书式的宝典,3.断点回归设计的前沿研究现状, RDD,4.断点回归设计什么鬼?且听哈佛客解析,5.断点回归和读者的提问解答,6.断点回归设计RDD全面讲解, 教育领域用者众多,7.没有工具变量、断点和随机冲击,也能够推断归因,8.找不到IV, RD和DID该怎么办? 这有一种备选方法,9.2卷RDD断点回归使用手册, 含Stata和R软件操做流程,10.DID, 合成控制, 匹配, RDD四种方法比较, 适用范围和特征,11.安神+克拉克奖得主的RDD论文, 断点回归设计,12.伊斯兰政府到底对妇女朋友不友好?RDD经典文献,13.PSM,RDD,Heckman,Panel模型的操做程序,14.RDD经典文献, RDD模型有效性稳健性检验,15.2019年发表在JDE上的有趣文章, 计量方法最新趋势,16.关于(模糊)断点回归设计的100篇精选Articles专辑!
今天,咱们再用相似于①三张图秒懂, 混淆, 中介, 调节, 对撞, 暴露, 结果和协变量的复杂关系,②工具变量精辟解释, 保证你一生都忘不了,③万能cmp程序, 有了他, 建议把其余程序全删掉!的模式,借助于通俗易懂的事物讲解一下什么是RDD或者模糊RDD。code

对,看下面这幅我家前院图便可。在院子中间有一条界限,在界限的左边,铺满了绿油油的嫩草,而在界限的右边,倒是光秃秃的杂草。那我到底对界限的左边或右边作了什么,使其附近的两边呈现出彻底不一样的景象?此时,咱们的断点回归设计(RDD)就派上用场了,用它能够评估我对前院的干预措施是否有效以及干预强度。
固然,若是细究一下,考虑到界限的右边有少许绿色的嫩草,而界限的左边也有少许干枯的杂草,此时,咱们的模糊断点回归设计(Fuzzy RDD)彷佛更合适。换句话说,在界限的左边,成为绿色的草的可能性更大,而在界限的右边,成为干枯的杂草的可能性更大,此时在界限两边存在几率上的跳跃。
断点回归设计RDD精辟解释, 保证你一生都忘不了blog

又好比,在中国与朝鲜的边界处躺着一条鸭绿江,但是在这条江的西边与东边却呈现出彻底不一样的景象,西边的夜晚在灯火辉煌中显现出一片繁荣,而东边的夜晚却在黑灯瞎火中显现出一片萧条。此时,咱们会有疑问,究竟是什么因素致使鸭绿江两边呈现出明显不一样的景象呢?这可能会是一个地理界线基础上的RDD适用场景。
断点回归设计RDD精辟解释, 保证你一生都忘不了ci

固然,地理界线的RDD只是其中一种,还有考试分数、年龄等等做为forcing变量的RDD。
如今对RDD有些直观感觉了吗?数学

有些学术神器,推荐给各位:①找合适的英文期刊发表的神器! 亲测太好用了!②神器! SSCI分区及影响因子查询, 还有国人发表比例,③学术神器Endnote的最详尽使用方法,④一数学神器诞生! 手写公式和符号, 竟免费转成LaTex,⑤让LaTeX排版流行起来, 让效率助你奔跑助你飞。it

拓展性阅读:class

①"实证研究13篇"功夫秘笈, 中青年学者研究必备锦囊!①关于各类因果识别方法的120份经典实证文献汇总”,②哈佛大学新修订完成的因果推断经典大做免费下载!附数据和code,③因果推断的统计方法总结, 177份文献,④政策评估的计量方法综述, 包括最新因果推断方法,⑤在教育领域使用IV, RDD, DID, PSM多吗? 使用具体文献,⑥看完顶级期刊文章后, 整理了内生性处理小册子,⑤工具变量精辟解释, 保证你一生都忘不了,⑦DID, 合成控制, 匹配, RDD四种方法比较, 适用范围和特征,⑧关于双重差分法DID的32篇精选Articles专辑!⑨关于(模糊)断点回归设计的100篇精选Articles专辑!⑩匹配方法(matching)操做指南, 值得收藏的16篇文章等,⑪MIT广为流传的政策"处理效应"读本,⑫DID的研究动态和政策评估中应用的文献综述,⑬最新政策效应评估的四种方法,⑭政策效应评估的基本问题。

下面这些短连接文章属于合集,能够收藏起来阅读,否则之后都找不到了。
2.5年,计量经济圈近1000篇不重类计量文章,

可直接在公众号菜单栏搜索任何计量相关问题,

Econometrics Cir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