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历史】——发展历史

电子管(真空管)计算机(1946-1958)

特点:  

以电子管为主要电路元件;

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价格昂贵;

                       
         1946年2月15日第一台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

特点:    

以晶体管为主要电路元件;    

晶体管尺寸小,重量轻,寿命长,效率高,发热少,功耗低;    

使用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如fortran等;

                                                         
                                     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成功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装有800个晶体管;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

特点:  

计算机变得更小、功耗更低、速度更快;    

出现操作系统;    

BASIC语言

                                     

 

 

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971—)

特点:  

一个芯片上容纳几百个元件,计算机体积更小,运算更快;  

IBM于1981年推出个人计算机;

               

 

冯•诺依曼计算机

冯·诺依曼思想的基本要点可归纳如下:

  1. 计算机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五大部件组成 ;
  2.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
  3. 采用存储程序方式     现在广泛应用的计算机结构依然属 于冯·诺依曼的结构体系;

 

 

大家给个赞,就是给我最大的鼓励!!!

注意:“赞”位于右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