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重点背诵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重点背诵点

前言

之前写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思维导图,但是太过于大而全了,感觉一口啃不下。于是决定先背重点。

原本打算另写一章,但是发现容易丧失整体性。于是干脆在【考研政治】马克思(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讲重点。

根据【2021考研】政治做题策略,从考试内容推导到背诵内容。

笔记

整体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考试内容是4个单选、4个多选和一个分析题。单选有三个考马哲,一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多选有两个考马哲,两个考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题考马哲;

单选题

主要背诵马克思主义基本概念、马哲的哲学流派、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论的基本概念,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概念。重点背马哲部分。

多选题

和单选类似,但是需要把一半内容用来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基本概念。因为多选这部分考两道题。

分析题

分析题需要把握分析框架,马哲中有两个分析框架,一个是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一个是认识论的认识过程和认识目的。

不过使用这两个分析框架需要理解唯物论中的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理解辩证法中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此外

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同样需要理解,有助于学习毛中特和思修。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论

理解部分

意识观

意识的形成的三个阶段:生物刺激感应——动物感觉心理——人类意识(劳动决定、语言促进)。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①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的条件。

③实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④二者割裂导致三种错误:

a.唯意志论——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贬低客观规律性的主观唯心主义。

b.机械论——贬低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客观因素绝对化的机械唯物主义。

c.宿命论——抹煞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客观因素神秘化的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辩证法

普遍联系。联系的特点:是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永恒发展。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三大规律内在联系

  • 对立统一规律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 量变质变规律回答了“事物怎样发展”的问题,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状态”
  • 否定之否定规律回答了“事物往哪里发展”的问题,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归宿”

认识论

实践的本质: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即有意识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基本类型

①物质生产实践是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是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

②社会政治实践是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表现为社会交往和政治活动。在物质生产基础上,人们形成了复杂的社会政治与公共关系,调整和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活动,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所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

③科学文化实践是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有各种不同的形式,最重要的形式有科学、艺术、教育等。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认识的过程:

“两次飞跃”:认识的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

第一次飞跃是指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以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第二次飞跃是指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讲究实事求是,量体裁衣,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认识的目的(真理论、价值论)

真理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真理和谬误的关系、实践是真理标准;(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装换)

价值论: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 在人类活动中,真理原则要求人们无条件地接受客观状况,价值原则则允许人们根据喜好和利益作出选择。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对人的活动具有矛盾的导向。

真理、客观规律性、物质、静止、联系、机械式组织、绝对真理、教条主义、必然王国、规律性、量变、反映性

价值、主观能动性、意识、运动、发展、有机式组织、相对真理、经验主义、自由王国、能动性、质变、创造性

历史唯物论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由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构成。社会存在最本质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image-20201105093012182

生产力与生存关系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I.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II. 智能性或渗透性要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

生产关系的基本要素: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关系三个方面,它们体现在社会生产全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中。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决定性的因素,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实质是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制度、组织和设施。

image-20201105093600569

社会基本动力体系

  •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 社会基本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制约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

  •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阶级本质上是经济地位不同的社会集团。

    •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 社会革命、改革和科技革命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动力

背诵部分

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辩证认识的实质)

  •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②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就是辩证认识的实质。

  • ③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就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特别是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仅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在内容,而且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斗争、又同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 ②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

    • 相互依存

    • 相互利用

    • 相互转化

  • ③矛盾双方的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

    • a.促进事物的量变。

    • b.实现事物的质变。

  • ④全面把握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重要意义

矛盾转换理论

  • 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通过矛盾的转化实现的。
  • 矛盾转化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形式。
  • 矛盾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 创造有利条件促使事物向进步的方向转化是主体的任务。
  • 否认转化是形而上学,不讲条件是唯心主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

  • 矛盾处处存在,所以矛盾具有普遍性

  • 虽然矛盾具有普遍性,但是不同事物、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 由于矛盾的特殊性,解决不同矛盾有不同的方法。

两点论与重点论

  • 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以及主次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 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不要把两者等量齐观,更不能主次颠倒。

对立统一规律其实和中庸十分相似,把正和反、好和坏等一分为二,然后求同存异。历史唯物论告诉我们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而对立统一规律恰好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矛盾是什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对立统一规律帮助我们分清敌我,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对立统一规律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的主要矛盾。

对立统一规律告诉我们矛盾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甚至相互转换。认识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我们可以用两点论和重点论来辨别矛盾,甚至针对性地转化矛盾。

对立统一规律用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也很有效。

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实践的本质: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

认识的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是指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以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指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讲究实事求是,量体裁衣,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认识的目的是真理和价值。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 在人类活动中,真理原则要求人们无条件地接受客观状况,价值原则则允许人们根据喜好和利益作出选择。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对人的活动具有矛盾的导向。

对立统一规律帮助我们认识矛盾和处理矛盾;认识论则是帮助我们理解认识,并指出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在第一阶段是看透现象把握本质,认识的第二阶段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在产学研的过程中就是如此,研究就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研究成果的使用就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马克思主义就是第一次飞跃,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第二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总结本质,第二次飞跃是实事求是。

总结

单选和多选考点很广,所以这里就不赘述;这里的笔记写了两个方面,一个是理解部分,一个是背诵部分。

目前只是串一下内容,对考试没有帮助,考研政治性价比最高的做法应该是考前半个月一直刷题,靠临时记忆。平时留个印象就好。因为我是学计算机的,又不是学哲学的,没有那么多时间用于记忆。

马克思主义部分对我而言,在考前的两个星期之前就是背整体概念和对立统一规律,这样节约时间。最终考研政治就靠最后的两个星期。【因人而异,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学习方法】

更新地址:GitHub

更多内容请关注:CSDNGitHub掘金